NEWS
Links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授聘仪式上,路钢书记首先向Fantz教授和Franzen博士颁发了兼职教授荣誉证书。随后,他与Fantz教授、Franzen博士进行了亲切交流。路书记指出,可控核聚变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为此我国积极参加了ITER计划;中性束注入是可控核聚变堆的重要辅助加热手段,而大功率负离子源是中性束注入的关键设备,因此大功率负离子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IPP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走在了世界的前沿,希望双方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路书记特别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与德国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希望在工科领域也能与德国方面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随后,Fantz教授谈到ITER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与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关键技术,IPP非常愿意在该领域与我校开展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物理研究所(IPP)是国际上从事核聚变研究最重要的机构之一。此次,Fantz教授和Franzen博士应樊明武院士的邀请到我校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Fantz教授是IPP回旋加热技术部和中性束注入技术部主任,也是斯图加特(Stuttgart)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实验中心主席,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边界等离子体原子与分子数据中心部门顾问和首席科学家,国际科学委员会国际电离气体物理协会主席。Franzen博士是IPP技术部研究员,ITER中性束注入系统RF驱动负氢离子源工程项目负责人。两位专家共同获得2006年德国国家研究中心赫姆霍兹协会颁发的埃尔文-薛定谔奖,以表彰其在跨学科领域的重大贡献。